昨天以为是利空钝化,结果是反应钝化,美股于尾盘才大幅走低。
而今天港股也是一样,反应也是慢了几拍,盘中持续走弱,振荡一下市场信心又失去了。
前期的抱团大方向光伏继续崩盘,濠赌股也大幅回吐,石油股亦跟随油价而大跌,抗跌的几乎只有公用股。
就目前来看,市场基本跟着美债收益率反向走,短期走势不确定,但中长期美债收益率应该还是处于上升通道。
只是,虽然现在美债收益率徘徊于1.7水平,但如果边际效应真的在减弱的话,纳指应该不会回调到早前水平。
而且,尾盘已跌回1.7以下,纳指也立刻反弹,如果跟着美债收益率来做短期交易,基本是在不断折腾。
所以,说不定数字会在1.7徘徊一阵子,等市场情绪安稳下来,纳指又会再反弹,情况就好像之前1.6一样。然后到了1.8水平,类似的剧情又再重复。
但这样的游戏注定不可持续,当数字到了某一个水平,一定会触发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整。
此外,除了美债收益率,今天又多了另一个不确定性,双方高层又再进行对话,据消息指出,过程不太理想。
紧张关系会否再次成为股市的负面因素?
短期上或许会,只是,这始终不是新鲜事,已加的税已加,原本于拜登上台后短期内撤回本也没预期,而且他们自己应该也处于磨合期,短期也不会出现什么新招数。
最重要的是,近数月来的上涨也与此无关,没有什么期望落空之类的,所以对此应该不用太过担忧。
.........
近期物业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,一方面前期的估值回调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边际,另一方面,不少公司都抛出了未来数年的盈收指引。
以今天大涨近27%的佳兆业美好为例,于20-23年期,收入年复合增长不低于55%;净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60%;23年全年目标收入70亿元,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。
而按2021年利润增幅保持在约60%的目标,意味着今年PE约不足10倍,如果2023年净利润不低于10亿,即便估值不提升,未来2年股价也会提升逾1倍。
另外,新城悦抛出了到2023年利润3倍的目标,而世茂服务则是3年5倍。
不过,物业公司以前可以靠收并购来提升业绩,但随着越来越多物业股上市,资金多了,竞争激烈,不要说能否收购,即便收购了,估值可能也不便宜。
所以,上述业绩指引有多少需要靠收并购来完成,必须留意。
目前挑选物业股,还是选一些估值不过份、背后有母公司支撑、市值较大的物业股会比较好。
其中,于上述三者中,加上世茂服务股价重新回到IPO价之上,说不定比较值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