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站(BILI.O)买版权几个意思?
其他 · 李炜阳、鲁舒天 · 2020-04-07 · 股权代码:BILI.O

B站也想进军长视频领域分一杯羹吗?

自从字节跳动在春节档请全国人民免费看《囧妈》后,“头条系进军长视频”的声音便在网络不绝于耳,3月20日,由大鹏、柳岩主演的《大赢家》又继续登录抖音等平台,成功复制了《囧妈》赚足流量的套路。如果你嫌这两部电影质量不够好,只要在抖音输入“抖音请你看大片”,还能看到更多分门别类的老电影版权,有王家卫的《一代宗师》,陈凯歌的《霸王别姬》以及现今以及不方便在国内拍电影的王全安的《团圆》,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有口碑、有奖杯的经典之作,绝对碾压长视频那些网络大电影几条街。事实上,头条不是国内唯一一个囤版权的短视频平台,被称为“中国YouTube”的B站更早就做了同样的事。至少在2018年第三季度,小破站就已经出手购买电影版权了。B站购入的电影类型多为经典老片,例如最新购入的邵氏代表作《侠女》以及《魔戒》三部曲。那么,难道B站也想进军长视频领域分一杯羹吗?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有待观察的结论,至少在短期之内可能性不大。纵观HBO与Netflix这类长视频先行者的历史,都有通过购置电影版权吸引订阅的阶段,因此,看到同样囤积电影版权的B站,很难让人不去对这一环节思考得更多。可当我们翻遍过去几个季度B站的Earnings Call记录,其中不仅没有高层对B站囤积电影版权的提及,市场上的分析师也几乎没有问过管理层有关影视类长视频的问题。这大致体现了一点:B站囤积电影的目的在短期内对公司战略影响不大,公司也没有进一步大幅拓展该领域的想法。与此同时,市场也并不认为B站的基本面会随之有一个大的变化,在观察者眼里,B站去做长视频,一与公司目前的基本面不相符,二是抢占市场代价太大,暂时很难承受。先来看第一点,B站现阶段的目标真的很简单粗暴:大力发展为成熟的社区原创(UGC和PGC)视频内容网站,吸引更多的流量,并且琢磨出来一个合理的商业化变现方法。如果在没有完成这些的基础上,就想着去抢“优爱腾”的饭碗,无非是给自己徒增压力。前半段B站一直做的不错:板块越来越多,内容也越来越丰富,MAU等数据也在以令人满意的速度稳步增长,这些趋势也毋庸置疑地体现到了B站近期的股价走势上。而第二点则牵扯到了B站本身的一大痛点:空有着视频社区的流量却无法去变现,反而是让游戏、直播等看似是“副业”的东西成为了收入的“主业”。在变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,进军影视类长视频几乎不可能被B站列为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,远的不说,优爱腾的例子就在那里。B站的现金流对于内容成本的支出本就非常敏感,如果再不把钱花在刀刃上,资本市场恐怕第一个不答应。中国电影市场现在没有像美国市场那样转向服务竞争(同一部电影可在多个媒体上观看),因此,假使B站真的准备在已经囤积了大量电影资源的优爱腾手里抢资源,那无疑是很不明智的行为。无独有偶,地球那边儿的YouTube一直都是B站效仿的榜样,而且它也一直保有一线大片的电影版权,那么YouTube对这一块的布局又是什么意思呢?YouTube一般都会购买一线大片的网络播放权(尤其是头部流量影片一定会购买),并以租赁与购买的方式开放给付费用户。在购买的选项中,用户单次付费后就可以在YouTube持有该片版权的时间内无限次观看。而租赁方式则略为复杂:用户在付钱的4周内可以随时观看这部影片,但一旦点开观看,只有48小时去完成观看,时间到了就算租赁结束。另外,不同的电影价格也相应地不同,商业大片就要比艺术电影贵一些,这与电影的授权费用息息相关。那么,YouTube靠这个挣钱吗?答案是少到几乎没有。今年谷歌及其罕见地透露了一些有关YouTube的收入情况,通过华尔街分析员对谷歌CFO Ruth Porat的采访中,我们得知YouTube的广告收入大约为151亿美元,外加30亿美元的音乐和 TV节目收入,总营收同比上升36%。更直观一点,可以参照下图:这17%的收入并不仅仅是电影方面的收入,而是要算上YouTube音乐的订阅量收入和TV范畴里其他的内容收入,比如剧集、综艺等等。国外但凡有一个流媒体订阅账号的用户,基本上都有热门电影的观看权,犯不着来短视频平台付费看,而且YouTube TV总共也只有两百万的订阅量,天花板很有限。如果连拥有超级无敌流量的YouTube老大哥都没办法通过这个挣钱,那就更不要说B站了!那么YouTube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呢?还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——我并不需要通过它来挣多少钱,但我要的就是全面,我既然做的是视频界的老大哥,最起码的“一站式服务”我一定要有。假如你在YouTube上看到了一部电影的影评或者讨论,想去观看电影,那么足不出户就可以在YouTube里面找到;假如你是一个不太了解视频网站或者流媒体的人,但你大概率知道YouTube,也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搜搜电影,而你大概率也能得到你想要的。这一切都加深了YouTube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度并且提升了用户粘性。而这也是我们认为的B站收购一些经典版权的用意:即更加丰富自己的版块内容。通过上面的铺垫和讨论,我们可以推测出这两点B站的真实意图:1. 丰富板块内容的同时冲淡ACG板块对与B站的公众印象众所周知,靠二次元和游戏发家的小破站,想要做强做大,想要变成富有中国和亚洲特色的YouTube,就一定不能过度依赖ACG内容,甚至要冲淡其对B站带来的影响。在资本市场眼里,目前B站的定位还是中国的YouTube,投资者们非常看重UGC/PGC视频平台的成长性,看好中短视频的流量价值,而不是一些游戏、直播或者电商内容。这些附加的东西当然越多越好,但只凭着这些东西真的无法支撑B站现在的估值。2020年,美国市场一些主流银行的研究报告也体现了这一点,多位分析师的意见也是B站需要增加其他版块的内容流量,并间接减少ACG内容的占比。UBS的分析师更是认为B站需要在首页的UI设计上和内容推荐少稍微减少ACG和二次元因素。毕竟和其他领域板块加起来的庞大流量相比,ACG方面的流量确实不值得一提。而B站怎么去做好这一转变,其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还有很多,比如如何在转型的同时不去冒犯ACG的元老级观众。好消息是,B站ACG内容已经在近几个财报季有明显的占比减少,B站虽然没有整体改变首页UI设计,但也已经开始在首页滚动推荐栏积极推荐新买入版权的电影。这些带有艺术特质与研究价值的老电影,对于冲淡B站二次元印象绝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与此同时,算法优势也会对B站的电影计划进行辅助,比如其他类似电影、博主对电影的点评,甚至可以推荐符合时代背景或者年龄背景的相关视频内容,这样更加有助于人们意识到B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社区。换句话说,引进老电影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冲淡ACG的影响,也可以直接的吸引属于这部分内容的人群流量。其次,虽然Z时代是B站目前最主要的观众用户,并且市场也都承认Z时代是互联网的主力军。但仅仅因此就忽视了庞大的Millennials (80、90后)未免也太拖大。B站完全可以成为后者回顾儿时经典的首选平台,通过深耕社区多样性来抓住这批流量,绝对能提高B站在全消费年龄层的地位和知名度。那么B站到底能不能通过囤积老片来得到他们想要的呢?未来就在前方,我们保持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