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度追平
A股 · 丫丫小巴 · 2025-04-28 · 股权代码:

美股又起来了

关税战已有两周,各地市场均已经收回跌幅,美股最近的表现连续跑赢中国市场。似乎已经基本放下了对关税的担心,懂王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基本不看了。
 
纳指连续涨,业绩好的大涨回到估值高位,业绩不好的也无需担心,最终美股季度涨幅转正,纳指跌9%的水平也追平了A股创业板指,这波有点尴尬。
 
从业绩的角度看,大家半斤八两,都有超预期,都有下滑,分红派息角度看,美股100%回购都是写进指引里的,所以美股的资金面永远充沛。真正影响到资金面的时候,才会影响下跌,比如说加息,比如说业绩下滑减少回购派息。
 
A股从来都缺少这种实质推力,讲故事不止,还要增发或减持,其实一季度还是净减持状态。
 
而东升西落,好一点的科技股一季度全兑现完了,科技股行情是内外资共舞,现在外资买入走弱,救市资金看位置也不买了。A股,美股还是逐渐回归了跟资金面匹配的行情。
 
内资风格上周强势,但基金行业尚未走向火热,信心恢复得一般,抱团还是局部,上涨也难以企及一季度科技股的上涨势头,今日,食品股部分大跌。一方面是数据着实一般,另一方面,内资的实力早就回不去2021年水平了,要是能抱住团,食品股也不会发生202414-2025Q1莫名的逆大盘下跌行情。
 
不过,部分游资与机构与外资协力炒作的个股,仍然强势,如港股的次新股,走出了跟其他公司完全不一样的估值体系,算是市场最强的超额收益,只不过怕的还是港股的无涨跌幅限制。
 
除此以外,A股亮点不多,业绩好的涨得多也免不了调整,业绩披露只有低位股才能稍稍回暖。无概念的纯妖股如拓维、杭钢等强势,而大盘疲弱,gjd把控的银行股新高美化了指数,今天其实已经是较大的回调日。
 
这样的行情,去追高位抱团或者次新承担的风险太多,除非能与抱团资金行动一致,目前看来还是回归保守,找家电、公用事业这样的低估收息低位逻辑较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