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国内进口增长疲软仍是担忧所在,但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背后趋势,一方面是国内日益自给自足,另一方面是想要购买的商品,特别是高科技,海外无人愿意出售。
而且随着美国11月大选临近,美国会越来越发出更多噪音,可看到近期一些提议已近乎歇斯底里级别。除了两大汽车电池制造被建议列入实体名单,特朗普也再次以关税针对国内。
下半年大概率会不停出现类似的利空消息,但港股大盘股大多有回购支撑,也没什么可怕。当然,AI概念就全看美股,好像昨天微软和英伟达就反垄断调查的消息而走软,港股从ASMPT到联想等股票纷纷下滑。
但相比下,更值得留意通涨会否重燃,今晚美国又将有数据公布。
只要海外通涨继续高企,相信就会对国内出口继续利好,例如汽车。当然,近日有传欧盟拟对国内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,如果实施将很大程度压低国内车的性价比。
不过,美国可能不介意为此国内以外商品多付出2到3倍的价格,但其他国家不一定有这个能力。而且,国内车企不也是单纯出口,也会直接在海外投资,一方面绕开关税难题,另一方面又可给海外带来就业机会。
例如比亚迪继去年底宣布在匈牙利创建第一个电动车生产基地之后,于5月份亦宣称有意在欧洲建立第二家装配厂。海外与其直接提高关税,倒不如像当年国内引入特斯拉,以鲶鱼效应搅动整个行业格局,这样可能来得更好。